百宝箱

亲近有机 为日常饮食“排毒”

  随着有机食品日益普及,人们开始反思以往日常饮食的安全性:因农药、废水、食品添加剂等,以及运输、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而造成的食品污染,让人闻而生畏。

  那么,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?

  本期《生活之友》就这场“食品保卫”教你几招——

  1 蔬菜水果 彻底去除残留农药

 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:残留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,诱发多种慢性病症。

  一般来说,蔬菜的叶子和嫩茎是合成蛋白质最旺盛的场所,所以最容易受到污染。而农药也往往是喷洒在蔬菜的叶片上,因此要彻底去除它,不妨试试以下方法:

  清洗 对于叶类蔬菜,先用水冲掉表面污物,然后用清水浸泡至少10分钟。可加入果蔬清洗剂增加农药溶出。注意一定是先清洗再浸泡,然后才切菜。

  碱水浸泡 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会迅速分解。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~10克,将初步清洗后的蔬菜放入浸泡5~10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,重复3次。

  加热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会加快。芹菜、圆白菜、青椒等,洗净后放入沸水中2~5分钟捞出,然后用清水冲洗1~2遍再烹饪。

  去皮 黄瓜、胡萝卜、冬瓜、南瓜、茄子、西红柿,削去外皮就去除了绝大部分的农药残留。

  存放 蔬菜水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,可减少有机氯、有机汞农药的残留量。另外,空气中的也可以让农药缓慢分解。

  2 懒人食品 谨防“食品添加剂”

  一听“食品添加剂”,我们就会觉得反感。可当你走在超市柜台旁,各种半成肉制品、方便美味的饭团、口感无可挑剔的膨化食品,你是否想过这些“方便”美味的背后往往就和“添加剂”紧密相连。

  其实,我们现在吃得这样丰富、方便、便宜,很大程度上是食品添加剂的恩惠。食物添加剂延长食物的贮存期,从而确保食物安全,减少浪费食物,食物添加剂还能改善食物的味道、颜色和外观。事实上,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。因此,你在购买食物时,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——买东西先翻到背面的成分表,仔细留心食物里面所用的食品添加剂。

 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——你是选择花点工夫呢,还是选择添加剂?加工度越高,添加剂也就越多。以米饭为例,没有加工过的是大米。加工度最高的是冷冻肉饭和饭团。自己买米用家里的电饭煲煮,添加剂为0。而要加工成冷冻肉饭或饭团,需要加进调味料、甘氨酸等。蔬菜也一样。新鲜蔬菜是没有添加剂的,但是切好的袋装蔬菜,常常用到次亚氯酸钠来杀菌。

  此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“美容”添加剂,比如调味香料、色素、使食物口感光滑细腻的乳化剂、增稠剂、甜味剂……这些添加剂能够掩盖原料本身的乏味和低质。

  3 美味海鲜 可怕的“生物富集作用”

  海鱼是健康食谱中的明星,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营养物质,能预防心血管病,改善情绪和记忆力。但与此同时,海鱼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。比如美国FDA就曾宣布,鲨鱼、鲭鱼、鳕鱼、金枪鱼等含汞量过高。

  法国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部门也指出,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未满30个月的婴幼儿不应食用箭鱼、枪鱼等海鱼。当海水遭受污染时,污染物会进入海洋动植物体内,逐渐蓄积,并通过生物链逐级转移,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,这被称为生物富集作用。通过生物富集作用,那些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鱼类,体内浓度高达水中的数百甚至数十万倍。例如:海水中汞的浓度为0.0001ppm时,浮游生物体内含汞量可达0.001至0.002ppm,小鱼可达0.2至0.5ppm,大鱼可达1至5ppm。大鱼含汞量比海水浓度提高了1万至5万倍。被污染的海鱼体内不仅有汞,还会有铅、镉等重金属以及其他污染物。因此在选择鱼类时,主妇们应当格外谨慎——

  ■尽量食用体积小的鱼类。体积大的肉食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,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,比如:鲔鱼、鲨鱼、旗鱼、沙丁鱼、箭鱼、黄鱼、大文蛤、乌鱼子和所有鱼罐头。

  ■不吃或少吃鱼头、鱼皮、油脂、内脏、鱼卵、鱼翅。料理鱼要将鱼腹中的黑膜清洗干净。

  ■吃海产品的同时搭配吃些西兰花、香菇、苹果等,有利于污染物的排出。

(实习编辑:张炽坚)

热门推荐